2025年3月17日至21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携手实在智能,在杭州成功举办了“核行业RPA数字员工和AI大模型应用实战”培训活动。来自核能行业协会、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核能领域相关单位的约180名人员汇聚一堂,开启新一年度的学习提升之旅。
本次培训覆盖“核能研发设计、建安调试、生产运维、文档管理、财务管理、数字科技”等多个部门。培训内容涵盖“核能行业AI应用趋势、AI应用案例、DeepSeek及RAG应用实操、RPA及Agent数字员工实操教学与考试”等五个板块,旨在推动核能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创新发展,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开场致辞中,实在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高扬对技术骨干和培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实在Agent数字员工在核能行业的应用情况。他结合“两会”期间多位核行业全国政协委员对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考和倡议,表示核能是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基石,核能的“硬核实力”遇上AI的“超级算力”,会催生巨大效应。核行业的厚重积淀叠加人工智能的轻盈翅膀,将开启“国之重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实在智能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AI领域准独角兽,已与中核、中广核、国核、华能等近50家单位达成合作,近千个“核电数字员工”在全产业链上岗提效。核能与AI的结合,必将催生巨大的裂变效应,希望本次培训班能成为核能行业落实“人工智能+”、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龙茂雄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重塑着市场格局与企业运营模式。在数字化转型的宏大进程里,员工是推动企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期望大家不断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持续提升自身数字化素养与能力,不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助力核能企业在新时代的赛道上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能的“硬核实力”遇上AI的“超级算力”
18日上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总师邹来龙、实在智能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陈伟、中广核智能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工程一部总工姚全兵、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员王庆龙、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宇阳等分享了核能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了Agent智能体在核能行业的应用前景。
18日下午,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郑义、清华大学核研院副研究员李江海、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运行三部经理陈学宝、中核运维技术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处高级业务经理乐雪、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信息中心陆旭分享了中国核电在不同部门应用“RPA数字员工”与大模型的真实案例,通过规模化部署实现信息获取、信息变更、智能审批、分类处理、分包计划、评审选择、文件抓取、报告搬运等工作自动化执行。
19日至21日,实在智能金牌讲师杨永祯基于实在数字员工在核能行业的规模部署和实践应用,为学员们讲解了大模型、RPA及Agent的定义、概念、入门流程搭建,以及在CRM管理、网银流水对账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授课过程技术细节丰富,学员们积极提问,对实在数字员工表现出浓厚兴趣,对实际操作充满期待。
以实在数字员工在中核华兴公司系统平台应用为例:原先系统工作由业务人员机械式手工处理,如今“实在数字员工”将基础规则性、重复事务性的工作集中流程化处理,全流程自动化率达90%以上,每年至少节约超980工时/人,且不会出现人因失误,准确率接近100%,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系统录入图纸”场景中,以前人工处理一周最多时约800~1000张,无需重置累计点击鼠标操作超6000次,需重置则累计点击鼠标操作至少9000多次,现在“实在数字员工”通过流程自动化处理仅需半天时间即可完成这些工作,处理效率提升近10倍,每年可减少人工投入近300天的工时。
核能行业是实在智能重点深耕的领域之一。经过技术与产品的不断探索和突破性发展,实在智能积累了丰富的核能领域项目实践经验和应用实施案例。曾与中核八所、核动力研究院联合打造了“龙吟・万界”、“龙行”两大数字员工平台,与中核武汉和三门核电共同推出“武小数”和“周美翊”等数字员工。
此次培训为学员们提供了全面了解AI技术在核能行业应用的窗口,也为他们创造了与行业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期待每一位学员将培训成果应用到实际业务中,转化为推动核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动力。
步入Agent智能体时代,实在智能将以“可控、稳定、高效”为核心,充分发挥AI技术优势,为核能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实在硬核,唯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