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ProcessAutomation,RPA)每年以2位数的增长速度在市场中不断扩大规模,尤其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更是占据了最大比例。Everest调研机构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RPA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规模占到了所有行业总额的40%,是第2名电信行业的一倍之多。
RPA之所以在金融行业有如此广泛的应用,除了金融行业自身拥有大量的白领员工、信息化基础牢靠、流程规范和标准之外,还因为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走到今天,不可避免遇到了发展瓶颈和难以克服的困局,而RPA不但是新的流程整合方式、实施模式,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协作模式,以及运营模式,成为帮助破解金融企业困局的一剂良药。
一、金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分析
为了更好地破解现今金融企业信息化的瓶颈问题,有必要了解其信息化发展过程,从中探究困局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主要具有以下5方面的特征。
(一)从分散到集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银行为首的金融企业就开启了信息化的进程。1990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实现了同城储蓄的通存通兑;1996年,人民银行建设了城市网和市县网,实现了会计数据电子化上报;截止到2000年,银行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0%。此时仍处于城综网时代,虽然基本满足了营业网点电子化的运营要求,但所使用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基本都分散在各个市省区域里,从实施到部署,是一种完全分散的管理模式。
2000年,工商银行率先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并上线了第二代核心系统CB2000。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各大银行都陆续实现了数据大集中,逐步下线了原来部署在分支机构的应用系统,自此实现了总部集中式的实施和部署。同时,分支机构的业务需求必须上报总部才能得以实现,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
(二)从前端到后端随着金融企业中数据和应用的集中部署,以及互联网、Web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初步抛弃了单机版系统以及传统的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采用了更加轻量级的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采用BS架构,意味着业务用户的桌面端变得更加轻量级,系统中的应用功能几乎全部后移,这样更利于应用系统的集中开发、变更、部署与维护,但也让金融企业的分支机构彻底成为了应用系统的“使用者”,逐步远离了需求制定、系统实施和维护工作。
(三)从简单到复杂金融机构信息化从最早建设的核心银行系统或者核心保险系统开始,逐步向其他领域的业务应用进行拓展,目前几乎具备了覆盖全业务领域的信息化支持能力。因此,业务流程在系统间打通,数据在不同系统间汇集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由于建设年代不同、厂商不同也导致大量异构系统并存,开发语言、技术平台、集成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从而大大增加了在系统间集成的复杂度。从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从物理部署到虚拟化部署,都是为了屏蔽系统复杂性而作出的优化和调整。
(四)从新到旧对比其他行业来说,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历史相对久远,因此存在一些建设年代久远的老旧系统,或者说是遗留系统。遗留系统有些采用的是成熟套装软件,例如Oracle,Siebel或者Misys;有些虽然是本地厂商实施开发的,但是原厂商已经不在,核心技术团队已经找不到;有些采用的是封闭式的技术平台,如使用Cobol语言的主机系统,时间久远,后期可能无人可以维护。总之,种种历史原因使得当年十分先进的IT系统,在今天变得陈旧不堪,而这正是信息化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如果想将某个遗留系统推翻重建,金融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会更高,实施风险也难以控制。
(五)从内部到外部金融企业早期所建设的应用系统主要用于满足自身业务运营的需求,如柜面系统、信贷系统等,主要用户是内部的业务人员。而后为了满足客户的自助需求,又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面向客户服务的应用系统。随着互联网行业及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则需要和更多的外部机构和外部实体进行连接,如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滴滴和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以及当地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从满足内部的需求逐步开放到满足整个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就是开放银行(OpenBank)的概念。这要求金融机构的应用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不但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的业务变化,还能不断适应外部的业务调整。在实施开发上,要做到足够敏捷、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以把握商机;在技术实现上,也需要适应不同类型外部系统的集成方式。